當前位置:大河票務網(wǎng)>旅游資訊
時間:2024-09-18 13:35
秋天即將就要到來了,此時也是非常適合自駕外出游玩的時候,那么秋天自駕外出游玩的路線要怎樣安排呢?詳情見正文,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了一條嘉陵山水旅游線。
重慶—南充—閬中—蒼溪(梨文化博覽園)—昭化—劍閣(劍門關、翠云廊、《劍門長歌》)—廣元
線路特色:嘉陵江南北穿秦巴,東西銜巴蜀。穿越山水的歷史與文化之旅,領略嘉陵江的美麗風光和豐富文化。
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梨文化博覽園位于蒼溪縣陵江鎮(zhèn),蒼溪梨文化博覽園濃縮了中國梨文化、蒼溪民風民俗 、農耕文化和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科技文明。
景區(qū)主體構成為“三區(qū)四園”,“三區(qū)”即:梨文化展示區(qū)、農耕體驗區(qū)、雪梨休閑文化養(yǎng)生區(qū);“四園”即:梨祖文化園、百年老樹園、梨認養(yǎng)園、雪梨新品園,是一個以“弘揚中國雪梨文化、薈萃世界梨文化、展示梨鄉(xiāng)民俗風情”為主題的綜合性鄉(xiāng)村生態(tài)文化景區(qū)。
景區(qū)主要種植梨品種蒼溪雪梨,在蒼溪已有近2000年的種植歷史,唐武宗、康熙等歷朝帝王,杜甫、陸游等歷代文人墨客,在品嘗蒼溪雪梨之后都大加贊賞,并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絢麗詩篇。
劍門蜀道劍門關旅游區(qū)位于廣元市劍閣縣,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(qū)、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、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國家級森林公園、全國紅色經典旅游景區(qū)、四川省自然保護區(qū)、四川省地質公園,并被列入《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》、《中國國家地理》四川最美100個拍攝點。
劍門關居于大劍山中斷處,兩旁斷崖峭壁,直入云霄,有“天下第一雄關”之稱。
翠云廊蒼翠滿目,古道生幽,近萬株行道古柏樹組成的綠色長廊形成了“三百里程十萬樹”的壯麗景觀。
劍閣柏桿似柏、枝葉似松,世界上僅此一株,被譽為“國之珍寶”;皇柏樹齡2500年,至今郁郁蒼蒼,是歲月塵封的生物化石。進入景區(qū),靠108國道邊,密集的古柏形態(tài)萬千,風姿各異,翠碧連云。
人們根據(jù)其長勢、外貌和歷史傳說取了許多美好的名字。如以長勢命名的“鴛鴦樹”“姊妹樹”“白象吞石”等;以粗壯命名的“狀元柏”“壽星樹”等;以史典命名的“阿斗柏”“望鄉(xiāng)柏”等,可謂“千姿萬態(tài)羞雷同”。
《劍門長歌》是全國首個實景崖壁燈光演藝秀,以穿越劍門蜀道千年歷史為主線,以關樓和崖壁為載體,結合蜀道的雄奇天險,聯(lián)合關樓、峽谷、河道、崖壁等大場景,開啟了中國首個進行式通關夜游+演藝秀。
《劍門長歌》分為“天劍、御劍、出劍、藏劍、心劍”五大篇章,以穿越劍門蜀道千年浩瀚歷史為主線,以10000平方米天然崖壁為幕、星空為景,將蜀道、三國、詩詞、民俗等地域文化,呈現(xiàn)在牌坊、關樓、崖壁、浮雕墻、樹木等載體上。
同時,融合全息投影、燈光秀演、真人演藝、聲光互動等內容,借助全息投影、聲效互動等科技手段,加入了戲劇、舞蹈、音樂等藝術元素,將四季變化和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感植入十三處光影互動游樂中。
游客可跟隨“真人秀”情景演藝,在震撼的3D崖壁投影中,穿越2400年,觸摸劍門雄關千年歷史。
相傳,三國后期蜀漢大將軍姜維兵敗漢中退守劍門關,兵疲馬乏,毫無斗志,蜀北屏障危在旦夕。遂采取府令史董厥之計:“閉關三日不戰(zhàn),號令百姓家家磨豆?jié){。以豆腐犒賞士兵,以豆渣喂戰(zhàn)馬待兵馬體力恢復再戰(zhàn)?!?/p>
此計果然靈驗三日后,姜維引五千精兵大敗魏軍,解了劍門關危急,從此劍門豆腐名聲大振,與堅不可摧的劍門雄關齊名。
劍門豆腐以劍門山區(qū)礫巖油沙石土出產的黃豆為原料,使用來自劍門七十二峰的天然泉水經浸豆、磨漿、濾渣、煮漿、點漿、脫水等傳統(tǒng)工序加工而成。
成品豆腐顏色雪白,質地清爽滑嫩,韌性極強,口感順滑、味醇入心。
千百年來聰慧勤勞的劍閣人創(chuàng)造了一系列獨特的豆腐制作、烹飪方法,劍門豆腐已經發(fā)展成為了特色鮮明的地方知名菜系,菜品多達280余種,劍門豆腐宴被評為“十大川菜品牌之一”。
“姜維守關”“孔明書箱”“八卦陣圖”……每道菜都有與三國相關的名字和故事,讓食客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了解三國文化。每道菜的味道是不盡相同的,辛辣的、甘甜的、酸爽的、咸香的,口感也獨具一格,各類菜品以形、色、味抓捕著食客的心。
劍門山區(qū)溝深山大,有山便多廟,一年四季便有趕廟會的習俗。正月文昌會,二月娘娘會,三月清明會,四月佛祖會,五月青苗會,六月曬綾會,七月亡人會,八月天子會,九月重陽會,十月牛王會,冬月送寒衣,臘月灶王會。
此外還有玉皇會、藥王會、土地會、觀音會等。其中文昌會、青苗會趕會人眾多、聲勢大。劍門的豬王山每年二月二十五趕會,凡養(yǎng)豬的人家都會做上面豬拜會。
“永寧火龍”是蒼溪縣一項歷史悠久的民間文化藝術表演形式,以永寧鎮(zhèn)一帶廣為流傳。
“永寧火龍”一般由13人表演,閏年多一人為14人。每一副火龍道具主要分為兩部分:一部分為龍頭,以中國傳統(tǒng)中的祥龍為特征進行特制裝飾,安裝有照明器、噴火器等,由1人操縱;另一部分為龍身,由12節(jié)組成,每節(jié)長1、2米,閏年增設為13節(jié),用耐火材料制作而成,并進行彩繪,每節(jié)設有一根“龍足桿”各由1人握持表演。
表演時配有鑼鼓隊、嗩吶,均以地方民間樂調為主,歡快、熱情,展現(xiàn)國泰民安的美好場景。龍舞表演開始時,一般先由有名望之人進行“點睛”,激活神龍。隨后演員在鼓樂的配奏下開始表演,有“龍?zhí)ь^”“龍游四海”“二龍抱柱”“二龍戲珠”等舞陣。
表演進入高潮階段,煙火噴燒,龍游火海,十分壯觀。場外指揮人員隨即高誦寓意吉祥的祝詞,觀眾可以有組織地參與燒花噴火,達到人人參與、自樂自娛的目的。
川北薅草鑼鼓是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,源自生產過程,以鑼鼓山歌激勵勞動,主要分布在廣元市四縣三區(qū)。
川北薅草鑼鼓的調式、打法、唱法簡約、明快、豪放,有固定的調式、打法和唱法,各地曲目豐富,形式多樣,唱打真率質樸,傳承悠久。
口頭傳唱歌詞萬余首,曲調獨特,具學術研究價值。主要作品包括《韓香傳》《八仙圖》《鸚歌記》《清官圖》《二十四孝》等。
2007年已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,屬傳統(tǒng)舞蹈類。
劍閣“白龍花燈”是集劍門山區(qū)眾多民間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,它包含有花燈、龍燈、獅舞、戲劇、春官、儺戲、陽戲、巫門道教戲、說唱、民間音樂、民間舞蹈等眾多藝術門類。
“白龍花燈”由獅舞掃蕩、內場(白天)、外場(夜晚)三部分組成;獅舞是由十張左右的方桌重疊至兩丈余高,在最高點卷一個長一丈的曬席筒,雙獅在鑼鼓的伴奏下盤旋至最高點,再由席筒內鉆出,在高達三丈的席筒上翻滾倒立,十分驚險刺激。
外場是晚上由龍燈、獅燈、鳳凰燈、魚燈、馬馬燈、排燈、花燈、鬧子、花子、和尚表演。唱完一曲“鬧元宵”后進入內場,內場是優(yōu)雅歡快的“天女散花、春宮說春、谷父蠶女、花燈鬧更、西山種茶、仙女采茶”等二十余個節(jié)目組成。
歧坪手工真絲地掛毯選用天然植物的根、莖、葉或是花作原色,加入中草藥配方熬制而成的染料浸過的原絲,對桑蠶絲、榨蠶絲進行生態(tài)無公害化染色,產品芬芳無比。同時還具有調節(jié)室內空氣、防靜電、防噪音、防塵、裝飾等諸多功能。
歧坪手工真絲地掛毯均由手工完成,從畫稿到成品需經一百多道工序,可歸納為設計圖稿、備線、織造和修整四大步驟。
據(jù)蒼溪縣志記載:喚馬原名竹林溪。相傳,三國時,蜀將張飛鎮(zhèn)守閬中,在前往漢中古道途中駐騎小憩,因觀一村姑剪紙獻藝而坐騎走失,后在竹林溪將馬喚回。當時藝人用剪紙記錄下這一歷史故事,喚馬因此得名。
喚馬剪紙集北方剪紙之粗獷、南方剪紙之典雅的特色于一身,特點是帶有濃郁的鄉(xiāng)風民俗氣息,題材廣泛、構思奇巧、爽朗明快、大度質樸、線條流暢。畫面粗與細,長與短,疏與密,陰與陽,虛與實的對比千變萬化。
工作時間:周一至周五 09:00 —17:00 官方電話:400-800-7000
豫ICP備17045325號-1